国 智 办 文 化 艺 术 研 究 院
GuoZhiBan Cultural and Art Research Institute
新闻详情

在薪火相传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

发表时间:2023-06-18 16:51作者:王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怎样发扬艺术教育优良传统,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文艺人才,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我们约请专家分享心得,共同探讨。

——编者

艺术教育应扎根大地

高世名

今天,艺术的功能已不止于审美创造,更是一种激发创新能力、推动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艺术教育返本开新,既要在现代学院体系中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传习方法,又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美术院校来说,就是将以书画为中心的中国美术传统进行系统梳理,重新发掘教学、研究与创作的关键命题和丰富内涵。

中国书画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历史上涌现出潘天寿、黄宾虹、郑午昌、傅抱石、陆维钊、沙孟海等一批名家大师。他们虽是艺术院校以及书法、国画等专业的创立者,却不是由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博雅与贯通。对他们来说,书画与学问无法分割,艺术家须积学而成。这种艺理兼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从艺传统,需要我们在今天接续和弘扬。

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不应只是技艺娴熟,更要对中国传统艺术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有深切体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建设人文通识课程体系,高质量讲授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学科知识,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美院还是我国“实践理论复合型博士”培养单位,强调从经验中转化知识,从技艺中提炼方法,深化专业教学的学理内涵。

中国文艺有悠久的采风传统,倡导艺术家走出方寸天地,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这一传统最早可以上溯至先秦时代,并且在革命文艺中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艺术院校都在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下乡采风”课程。近年来,中国美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教育理念,提出“以乡土为学院”,创造性地发扬采风传统,通过田野工作开展“社会素描”,把下乡采风深化为有方法、成系统的实践行动。我们在城乡设立星罗棋布的乡土学院研学基地,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社会网络,为的就是把社会发展一线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现场,打通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

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教育,并不只是艺术下乡、设计扶贫、社会美育,更是一个艺术教育与乡土社会双向塑造、互相成就的过程。我们更强调从乡土中学习、在乡土中学习,以扎根乡土的深度和广度,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全景式感知和显微式剖析。在学生四年培养过程中,分年级设定乡土实践教学目标。低年级聚焦价值观教育,着重于社会责任感和问题意识的培养;高年级结合乡村振兴、社会美育、教育帮扶等具体项目开展社会实践,并强化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相融相促,形成课程设计上的系统性和贯通性。师生们以持续的实践热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对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美丽中国建设,探索了许多新命题、新方法和新模式,逐渐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连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中国艺术传统注重穷源竟流,讲究“笔笔有来历”,这一点在书法和国画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并非一味泥古,而是强调守正出新,我们不但与时俱进,而且“与古为新”。

如今,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艺术与设计的巨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发教育与学习的变革,艺术的教育理念、艺术学院的形态结构正经历着新的塑造。这就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学科边界,直面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不断更新艺术教育的“工具箱”。近年来,中国美院建立跨媒体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引入网络社会、数字科技、新技术哲学等研究板块及相应的创作教学板块,就是希望在数字世界的艺术与审美中施展作为。期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传承历史文脉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发挥更大力量。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让文化自信在年轻人心中更加坚定

方锦龙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社会普遍重视,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表演者和传承者,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文化自信在年轻人心中更加坚定。那么,传承者应该怎样发挥作用,为民族音乐的后来者创造更大舞台,进而带动更多年轻力量加入艺术传承的行列?

多年表演实践和传承经验告诉我,传承者自己首先要保持年轻心态,面对新鲜事物要充满求知欲,这样才能理解年轻人看世界的视角,走进他们的内心;其次,要学会欣赏年轻人,相信年轻人拥有不断进步的创新能力,相信他们是推动民族音乐传承创新的生力军,敢于把舞台交给他们,并放下身段甘当他们的绿叶,成为他们攀登艺术高峰的垫脚石。

我从艺已有45年,在民族音乐的艺术道路上,从少年走到了花甲,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程。如今乌发染霜,我依然把自己当成民族音乐的小学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里汲取养分,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提升自己。上世纪80年代,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广东三大乐种,我南下广州。当时广州是流行音乐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我一面举办琵琶独奏音乐会,一面拿起吉他唱起流行歌曲。在古老与新潮之间,观察年轻人喜爱的舞台表达方式,捕捉时代的音乐欣赏兴奋点,将其有机融入传统音乐的表演中。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着,每天通过网络了解热点话题,及时掌握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并转化成舞台语言展示出来。这种彼此“懂得”的表达,让我和年轻观众之间产生一种默契的连接,让他们觉得传统音乐很时尚、很“懂我”。这样,艺术熏陶和文化传承的目的,就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达成了。

这几年,常有开办民族音乐培训机构的同行和我说:“感谢方老师,我们有不少学员是看了你的表演才对民乐产生兴趣,前来报名学习的。”也有一些学习西洋音乐的孩子,看了我的表演视频后开始学习民族乐器。

2001年创办“芳华十八”国乐团时,我有意挑选年轻人中的多面手,在节目编曲、舞台呈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鼓励她们不拘一格地去编创。“芳华十八”国乐团不负众望,很快成为国内知名的民族乐团并多次登上国际舞台。2018年起,我担任电视节目《国乐大典》导师,对这期间所指导的多位年轻乐手,我同样以信任的态度,让他们尽情释放创造力。事实证明,给予年轻人适当的引导和真诚的鼓励,他们将带给我们惊喜。无论是在迎接北京冬奥会的盛大活动中,还是在音乐厅的璀璨舞台上,古老的民族音乐在他们手中,都能突破想象,成为时尚的艺术。这让我越来越甘心当绿叶,烘托出年轻人的艺术光芒。这就是我传、帮、带年轻乐手的方法,也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培养之道。

中国民族音乐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里,它的传承发展是具有天然优势的。我深信,只要传承者能和年轻人学在一起、演在一起、融在一起,就一定会听见古老乐音的呼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为民乐演奏家)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

尹晓东

长久以来,中国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独特而宝贵的经验智慧。这些经验智慧是戏曲教育的优良传统,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认为要根据学生的自然禀赋、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提倡的尊重学生个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在传统戏曲的科班教学中,根据学生条件禀赋划分行当,依照不同行当所需表演技能,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剧目和角色,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培养。目前,中国戏曲学院依然遵循传统戏曲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在人尽其才的同时,注重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特聘资深艺术家组成专家组授课,形成一对一乃至多对一的培养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传统戏曲教育讲究师徒相承、口传心授,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与此同时,现代艺术教育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此,戏曲专业学生在学习表演技能外,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通识教育。中国戏曲学院采用大小班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和通识教育以大班教学为主,专业课和创作课则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小班教学强调口传心授,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艺术创造力。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戏曲艺术教育中,为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有益补充。

舞台实践是艺术培养的目的,也是检验艺术传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科班讲究学演结合。戏班或专设教戏先生,对学员进行严格技能训练,或让戏班里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演员带领学生进行高密度演出实践,实现学演互促。以负有盛名的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为例,学生们仅日场演戏时间就有数个小时。一直以来,中国戏曲学院也注重“学练看演”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戏后再到舞台上展示,逐渐学会应对不同场地、配合不同对手戏演员,提高舞台适应能力,体会如何塑造人物、增强角色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戏曲学院从建校伊始便十分重视舞台实践,在几十年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以教学实践周为必要保障,以众多国家级戏曲剧院和剧场为实践舞台,打造多个产学研深度协同的育人平台。截至2022年,中国戏曲学院与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曲剧团、河南豫剧院、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等众多院团合作,促进了戏曲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优良传统,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当前,在系统总结戏曲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艺术实践予以转化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遵循戏曲艺术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培育新时代中国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首页       关于我们       活动中心      艺术资讯       在线报名